2021年12月28日,嘉陵校区全体生物教师在办公室为李维老师打磨读书演讲比赛稿,李维老师的《相聚云端,共筑成长-读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有感》演讲稿立足教育融合发展,讲述了南高人的奋斗征程,我们为李维老师加油打气!



为切实落实“双减”政策,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,促进教师不断优化作业设计,更加科学合理地布置作业。初中生物教师一起进行探讨主题为“双减”政策下的初中生物作业的管理和设计,拟定了本学科作业设计和管理实施细则:
一、基于学习目标,精选作业内容
1.常规作业,扎实基础
①课前:布置学生完成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自学导航部分;
②课中:筛选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阶段自测部分的经典题型的题目作为课堂教学的巩固;把课本的课后练习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当堂检测题。
③课后:完成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课上未完成的剩余部分题目。
2.特色作业,提升作业实效
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,创新作业的形式,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,周末或寒暑假可以布置一些多样化的作业,锻炼学生的能力,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。具体内容如下:
①看一看
“观察”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,世界著名的生理学家巴甫洛夫,在他的研究院门口的石碑上刻下了“观察、观察、再观察”的名句,以此来强调观察对于研究工作的重要性。在生物课堂教学中,生物组老师引导学生完成“观察”任务,来学习生物体形态结构方面的知识,同时培养学生“科学观察”的能力。如“观察各种各样种子的结构”、“观察不同花的结构”、“观察平行叶脉和网状叶脉”、“观察心脏的模型”等。
②画一画
多媒体展示的图片和视频色彩丰富,形态逼真,但其实绚丽的外表却容易掩盖生物结构的实质。学生通过学习和提炼之后,以简图的形式进行输出,可以起到删繁就简,使复杂的知识变得简明易懂的作用,同时化被动为主动,形成从输入、加工、到输出的学习闭环,学习效率事半功倍。例如,绘制种子结构简图、绘制花的结构简图、绘制血液循环简图等。
③做一做
蒙台梭利说:“我看过了,我忘记了;我听过了,我记住了;我做过了,我理解了。”比起依赖多媒体课件和教材,双手才是最好的学习工具。生物特色作业中的一项,便是通过学生动手制作模型,将微观而抽象的结构具体化,将难以理解的生理过程直观化。如制作动、植物细胞模型、制作草履虫结构模型、制作肺的通气原理演示模型。
④试一试
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本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,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念,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。劳动技术和生物知识息息相关。比如,学习《合理营养和食品安全》之后,学生会收到一项特色作业——为家人设计一份搭配合理的午餐食谱并做一顿午餐。体会家人在厨房忙碌的辛苦和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。不试一试,孩子们又怎能知道自己能做得多好,又怎能体会过程中的不易呢?
⑤理一理
每个单元的知识结构图的制作是生物特色作业中的固定项目。学生每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之后,对单元知识进行整理,制成系统完整、能够展示知识内在联系的知识结构图。从第一单元时的无所适从,到后面单元之后的信手拈来,既达成了使生物学知识系统化,结构化的目标,又帮助学生掌握了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。
二、严控作业总量,加强反馈指导
针对初中生物的学科特性及课时安排等实际情况,教师本人严格按照作业计划实施,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及时反馈。生物组长监督各位教师的实施情况,促进 “双减”政策的落实。
生物学的书面作业主要是教材上的课后习题及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。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,每节课安排5-8分钟的时间,让学生完成教材的习题或精选部分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上的习题让学生课堂上完成,并及时抽查并讲评。课后作业批改要及时,要合理使用多种批改形式,使用激励性、启发性、指导性的评语。也可以利用“延时服务”时间,让学生完成《新课标实践与探究丛书》,并采取集体讲评或学生提问的方式,进行详细讲解。